一九七三年,我在江西黎川的篁竹小學教書。
農(nóng)歷五月初四,村上兩位老鄉(xiāng)各自提著熱氣騰騰的粽子讓我品嘗,盛情難卻,我欣然收下。
第二天是端午節(jié),學校放假,我班上的八個學生都給我送來了粽子。我盡管婉言謝收,可孩子們?nèi)匀话阳兆臃旁诮淌依锘蚍旁趶N房的灶臺上,拋下一句話:翁老師,這粽子一定要收下!說完,一路飛奔而去。我真的好感動!這是學生和鄉(xiāng)親們的一片真情。我數(shù)數(shù),啊,總共126只粽子,放在桌上,堆得象一座小山。
可我犯愁了。因為我平時不太喜歡吃粽子,何況當?shù)乩相l(xiāng)包的是堿水粽子,我就更不喜歡吃了。怎么辦?如退回給他們,顯然不盡人意,老鄉(xiāng)自然會掃興。如另送他人,可村上家家戶戶都有粽子,沒處轉(zhuǎn)送呀!我為這堆粽子的“出路”糾結(jié)著。
先擱著吧!于是我把粽子放在兩個臉盆里,端進了我的房間。沒想到,夜間粽子的香味引來了好幾只老鼠,它們在房間里東跳西竄,“嗝吱,嗝吱”,啃上一陣;又“咚隆隆”猛跑一陣,靜了一會,又是“嗝吱,嗝吱”,鬧著我心慌意亂,整夜守著臉盆沒敢閉眼。
第二天傍晚,我找了一截小竹竿,把粽子一串串懸掛起來。心想:這下萬事大吉,今晚可以睡大覺了。可是半夜“啪”的一聲響,我被嚇醒,連忙拿起床邊的手電筒四處探照。噢!原來是一串粽子未系好,摔落在地。我長嘆了口氣,顯然一場虛驚。老鄉(xiāng)的好意,今夜卻成了我的“包袱”,又是一夜半睡半醒。
第三天清晨,我在木樓的陽臺上晾曬衣服??匆娨粭l狗慢悠悠地閑晃著走來。突然,我腦筋一閃,萌發(fā)了粽子喂狗的念頭。于是,我急忙拿了幾只粽子走到陽臺上,撥開粽葉,輕輕呼狗,狗來到了陽臺下,"啪"的一聲,我把粽子扔下去,看著它狼吞虎咽。這時,又竄來一條狗,我干脆不剝了,整只粽子往下扔。兩條狗邊搶邊咬,僅僅幾秒鐘,便舔舔舌頭,又搖頭擺尾地望著我。第三、第四只粽子我扔得更遠了。它們一下子竄到那里,你一口,我一口地搶了起來。這時,我得意地遐想起“天狗食月”的童話故事。頃刻,逗人的一幕發(fā)生了。兩條狗為多爭一口食,狂叫,扭成一團廝打起來。好奇之下,我想繼續(xù)扔第五個粽子。這時,突然我的腦海里呈現(xiàn)出那天老鄉(xiāng)和學生相繼送粽子的情景,這是鄉(xiāng)親們的心意??!我怎么就隨意地把粽子喂狗吃了呢?我太無情了!我無力地放下手中的粽子,呆立在陽臺上許久、許久,在自責……
那晚,我心情沉重。想到鄉(xiāng)親們和學生的一片粽情,我難過極了,淚水奪眶而出,心里很慚愧……又是一個不眠之夜與我相隨。整整三夜難眠,讓我靜思,也讓我發(fā)愁,剩下的122只粽子該怎么辦?
第四天的清晨,我去菜地的路上,迎面遇見了六位扛著鋤頭的護林工人。他們是黎川縣華山墾殖場的護林工,常年借住在對面村的農(nóng)舍里,正準備上山護林。猛然間,我突發(fā)奇想:粽子——護林工人。對!把粽子送給他們,想到這,我一陣欣喜,立刻迎上去,說明送意,并彼此達成"保密奉送"的口頭協(xié)議。約定:每天清晨,由我煮12只粽子,在規(guī)定時間和地點,送給護林工。我盡心盡力無償履行了整整十天。這122只粽子總算有了去處,而且一個不留。
將老鄉(xiāng)的粽子轉(zhuǎn)送給護林工,我心里踏實了;護林工的感激之言,讓我找回了良心。
之后的那晚,我睡得酣香。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曾獲上海知青歷史文化研究會2014-2016的征文活動一等獎。其個人文集《一個山村女教師的印記》于2013年10月出版,全部用于江西黎川縣白沙希望小學和福建光澤縣老區(qū)小學的助學捐贈。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
注:本網(wǎng)發(fā)表的所有內(nèi)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wǎng)轉(zhuǎn)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quán)歸版權(quán)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