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諺是勞動人民根據天氣變化的規(guī)律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⒍瑹o雨一冬晴,不如十月初一靈’的意思就是如果立冬這一天不下雨的話,就代表這年的冬天降水也會少,但不是絕對的,不如十月初一這一天的參考價值大。是不是說的靈驗,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立冬無雨一冬晴
立冬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九個節(jié)氣,也是進入冬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它是冬季的開始?!⒍瑹o雨一冬晴’是先祖總結積累的經驗,歸納的氣候變化規(guī)律,也是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意思非常明確,如果立冬這一天沒有出現降水天氣,預示著接下來整個冬天多是晴朗干燥的天氣,干燥少雪。直接受影響的就是農作物的生長,其次,由于降水少,空氣干燥,空氣中的顆粒和污染物也會增多,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不利。
不如十月初一靈
立冬節(jié)氣和十月初一有著密切的聯系。立冬節(jié)氣,是冬天的第一個節(jié)氣,從這個節(jié)氣開始進入冬季。十月初一,也是冬季的開始,從這一天開始進入冬季。一個是第一個節(jié)氣,一個是第一天,雖然二者很難重合在同一天,可是,他們都代表了冬季的開始。按照古人的看法,十月初一這一天定下了整個冬季的氣候變化基調,這一天的表現直接決定冬天的氣候會向哪個方向變化。還有,農諺的產生不僅有歷法氣候的推理,規(guī)律的總結,還有無數次的驗證,所以,農諺的生命力才會強大,得以流傳后世。
‘立冬無雨一冬晴,不如十月初一靈’究竟靈驗不靈驗,還不能一句話下定論。道理很簡單,農諺是農耕時代的產物,那個時代的自然條件和現在已經截然不同。就拿變化最明顯的污染來說,那個時代污染幾乎可以忽略,天藍水清。氣候的變化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人類活動越密集,氣候的變化就越反常。人類活動越少,影響就越小,氣候的變化就越規(guī)律。當下,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類對自然界的影響越來越大,再拿農耕時代的規(guī)律來驗證,似乎有些牽強。所以說,農諺是經驗規(guī)律的總結,有參考價值,但也不會料事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