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歐巡演團在波蘭盧布林文化中心演出《黃河》劇照
舞蹈在藝術交流中往往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因為其能夠跨越語言障礙的表達形式,令世界各地的人們用最真切的方式進行著心靈的彼此交流。日前,作為中國唯一一所專門化舞蹈教育高等學府的北京舞蹈學院便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完成了一系列國內外巡演與交流,規(guī)模遍及14個國家及港澳臺地區(qū),不僅將多部“講好中國故事”的舞蹈精品帶給當?shù)貜V大群眾,更以舞蹈教育者和舞蹈傳播者的身份進行了深入的專業(yè)交流。
近期北京舞蹈學院陸續(xù)派出8個團組、143名師生,赴14個國家、32個城市執(zhí)行多項國家和北京市的對外文化交流重要活動,進行中華舞蹈文化傳播,其中包括文化部主辦的“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季”、“歡樂春節(jié)”、國僑辦“四海同春”、漢辦“三巡”演出交流等品牌文化交流任務。所到之處均收到強烈反響,一方面彰顯了學院雄厚的辦學實力,也進一步提升了學校的海外知名度和影響力。
特別是分別組團在中東歐進行巡演的《儺·情》及《粉·墨》兩部大戲,造訪了波黑、克羅地亞、波蘭、愛沙尼亞、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馬其頓、保加利亞匈牙利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各具特色的中國傳統(tǒng)舞蹈奉獻給當?shù)赜^眾,用最美的肢體語言、最深厚的情感、最真摯的誠意,把中國人的傳統(tǒng)文化和真摯祝福帶給了友誼源遠流長的中東歐人民,讓他們領略到平日難得一見的中國民間舞和古典舞之美,贏得陣陣掌聲和如潮好評。此外,赴美國、古巴、丹麥、希臘、黑山等地的交流團也將北京舞蹈學院的精品保留劇目《扇舞丹青》、《秦王點兵》、《鼓鄉(xiāng)情韻》、《薩烏爾登》等搬上了國際舞臺。同時芭蕾舞系的兩名學生則以合作演出的形式主演了黑山共和國“柯瑟妮婭公主芭蕾舞學?!钡奈鑴 痘夜媚铩?。
不僅歐美交流如火如荼,港澳臺地區(qū)也留下了舞院人傳播、交流、互通有無的身影。僅今年寒假學校就兩度赴臺,一方面參與中國古典舞“身韻巡禮”研習交流營,另一方面舉辦“芭蕾舞考級師資培訓班”,派師資執(zhí)行學生考級工作。而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文化中國·四海同春”專場演出中,舞院人的身姿和作品同樣驚艷了當?shù)赜^眾,獲得高度贊譽。
在統(tǒng)籌這一系列國內外文化交流活動的過程中,北京舞蹈學院黨委高度重視,相關部門進行精心策劃和推進實施。以藝術院校的責任感肩負起文化交流的重任,在為各國觀眾帶去賞心悅目的表演之余,也展示了北京舞蹈學院傳承、研究、發(fā)展、創(chuàng)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積極推進文化交流,不斷提高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力。
中東歐巡演團演出《粉·墨》劇照
其中巡演中東歐五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研創(chuàng)作品《儺·情》,圍繞被譽為“活化石”的中國古老的“儺”文化,以舞蹈獨有的方式生動詮釋了中國人的傳統(tǒng)價值觀以及中華文化精神的源遠流長。作品歷經(jīng)三年創(chuàng)作完成,創(chuàng)作團隊數(shù)度深入江西采風,一招一式地向當?shù)靥鴥纤嚾藢W習最原汁原味的跳儺技藝,并對其進行專業(yè)化的發(fā)展、延伸與深入,讓傳統(tǒng)與歷史在當代語境下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融合與對話。
與《儺·情》所展現(xiàn)的質樸民間舞蹈風采不同,另一部在中東歐備受好評的《粉·墨》則將視角聚焦于中國古典舞的雅致與韻味。這部作品是中國古典舞教學體系的一次集體結晶,也為中國古典舞探索出了一個更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作品取材于中國古典繪畫的空間意識,以抽象、寫意的創(chuàng)作方法,通過古典舞獨特的身體語匯,體現(xiàn)中國古典舞的精、氣、神、韻,蘊含著中國儒釋道、易經(jīng)八卦、戲曲、水墨等文化背景。
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辦的“文化中國·四海同春”經(jīng)過持續(xù)多年的演出已經(jīng)形成品牌效應,今年的演出更是陣容鼎盛,以北京舞蹈學院為創(chuàng)演核心,由郭磊校長擔任總導演,以多姿多彩、特色鮮明的民族民間舞蹈作為主要支撐,融合歌曲、雜技、器樂、戲曲等極具傳統(tǒng)文化代表性的作品,由我國頂尖的藝術家們進行演繹。演出現(xiàn)場的掌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久久不息。
據(jù)悉,北京舞蹈學院將在金秋十月舉辦“2018北京國際舞蹈院校芭蕾舞比賽暨舞蹈周”,這是學校依托強大的辦學實力和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主辦的一項國際性舞蹈賽事,歷經(jīng)十余年,成功舉辦過五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