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欧美亚洲国产日韩制服一区|无国产精品视频白浆浪潮|青青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端午節(jié),跟隨習近平找尋中華民族“精氣神”

2018-6-16 19:01


  粽米飄香,端午將至。
  
  作為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是中國最古老的節(jié)日之一,凝結著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最高層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事關一個民族精氣神的凝聚?!绷暯娇倳浽诒姸鄨龊详U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與力量,深入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時代內涵,展現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思考。
  
  文以化人 凝聚民族精神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yǎng),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tǒng)、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根基。
  
  ——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fā)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
  
  ——2014年10月13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和光榮歷史,要加大正面宣傳力度,通過學校教育、理論研究、歷史研究、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等多種方式,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2013年12月30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繼承和發(fā)揚。
  
  ——2013年3月1日,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與時俱進 賦予時代內涵
  
  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chuàng)新。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fā)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我們要善于把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發(fā)展現實文化有機統(tǒng)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繼承。
  
  ——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
  
  我們要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科學分析,對有益的東西、好的東西予以繼承和發(fā)揚,對負面的、不好的東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盤接受或者全盤拋棄的絕對主義態(tài)度。
  
  ——2014年10月13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摒棄消極因素,繼承積極思想,“以古人之規(guī)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中華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和而不同 提振文化自信
  
  各國各民族都應該虛心學習、積極借鑒別國別民族思想文化的長處和精華,這是增強本國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條件。
  
  ——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
  
  要推動中華文明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激活其生命力,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要理性處理本國文明與其他文明的差異,認識到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獨特的,堅持求同存異、取長補短,不攻擊、不貶損其他文明。
  
  ——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fā)展中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yǎng)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
  
  ——2013年12月26日,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整理/孟利錚)
注:本網發(fā)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lián)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lián)網絡法制和法規(guī)、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qū)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yè)執(zhí)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