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欧美亚洲国产日韩制服一区|无国产精品视频白浆浪潮|青青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吃大包的故事》,獲得第八屆兒童文學“上海好作品”獎

2019-3-28 10:05  |  作者:施晨露  |  來源:上觀新聞


  “爺爺上茶樓,孫子帶頭跑。這個小孫子,像只小餓貓。爺爺一上來,給他吃大包。雞球包,叉燒包,蓮蓉包,豆沙包。小孫子這只小餓貓,大口大口咬。幾個包子吃下去,他的肚子飽又飽?!苯战視缘牡诎藢?018年度兒童文學“上海好作品”獎上,96歲高齡的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任溶溶以兒童詩《吃大包的故事》獲獎。這首兒童詩發(fā)表于《好兒童畫報》2018年第1期、第2期合刊,評委認為,它的可貴之處在于善于從平凡生活中挖掘細節(jié),傳遞了祖孫之間的脈脈溫情。

  

  究竟什么是吸引人的兒童文學?“曾經一段時間,有聲音認為兒童文學就是小兒科,只是小狗小貓的文學。我并不贊同。”上海市兒童文學研究推廣學會會長、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張錦江認為,在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中一味強調“兒童情趣”“兒童趣味”,是對兒童天性的狹隘理解,容易造成的現象就是,如今一些兒童文學作品對“娃娃腔”的摹擬,形成低下身子與孩子說話的幼稚模式。兒童文學不是長不大的文學,恰恰相反,兒童文學要站在真正對兒童理解、認同、平視的立場上,以任溶溶這首獲獎的兒童詩為例,就建立在對生活的細致觀察、趣味描摹之上,有童趣但并不“娃娃腔”。正如兒童文學家陳伯吹所說, 兒童文學是小孩子的大文學,作家在進行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時,要懷著一顆童心,善于用兒童的眼睛去看,以兒童的心靈去體會,充分給予讀者美的享受,寓教育于娛樂之中。

  

  在不少學者看來,兒童文學淪為“小兒科”,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本土創(chuàng)作者缺乏對兒童“人的意識”的關注,對兒童的社會屬性研究甚少,甚至幾乎看不到。兒童文學作品,往往陶醉于描繪脫離社會實際的校園生活,或是過于凸顯兒童自娛自樂的小天地,帶來題材單一、視野孤立、形象雷同化、說教統(tǒng)一化等頑固弊病。反觀不少世界經典兒童文學作品,都是將主人公放在世界、生命、社會、群體的層面來表現的,比如美國作家鮑姆的《綠野仙蹤》中,童話人物的社會屬性非常廣博;西班牙作家希梅內斯《我和小銀》,通篇閃爍著一頭銀白色小毛驢的社會人性的光澤;《木偶奇遇記》《長襪子皮皮》關注兒童自我意識的提升蛻變;更不用說安徒生營造的童話世界,兒童的天性飽含著人的文化哲學意義?!拔覀兊膬和膶W缺乏對兒童之人的意識的關注,特別是今天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人的道德的升華與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重中之重,兒童文學要作這方面的努力,讓孩子學會怎樣成為人?!睆堝\江說。
  
  除了任溶溶的《吃大包的故事》,獲得第八屆兒童文學“上海好作品”獎的作品還包括韓麗君的幼兒文學《捉迷藏》、顧凌麗的幼兒文學《媽媽的愛》、戴達的兒童詩《致年少的你》、黃文軍的兒童小說《落日·江湖》、霍聃的兒童小說《雪谷回音》、王肖雅的兒童散文《酸橙》、樓屹的兒童小說《拷貝不走樣》。此外,兒童畫畫家何艷獲上海市兒童文學研究推廣學會2019年度學會獎。
  
  獲獎兒童文學“好作品”有哪些特點?發(fā)表于《看圖說話》2018年增刊的《捉迷藏》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將傳統(tǒng)游戲設計得活潑有趣,解析了當代社會的情感問題,為親子互動提供了方法。這是孩子的愿望,更是學前教育領域里的需要。《酸橙》向孩子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生命屬于自己,為自己而活,不要過于在意他人的目光,就像故事中的男孩沒有必要變成一只鳥,酸橙樹沒有必要為討好別人而結出不屬于自己的果實。這篇故事讓孩子們懂得要活出自己的精彩,盡情享受生命給予的一切美好。除了聚焦日常生活,也有作品傳達科學精神?!秼寢尩膼邸钒l(fā)表于《十萬個為什么》啟蒙版2018年第12期,將一只玉帶鳳蝶的繁衍過程勾勒成滲透著情感和希望的科學童話。精美的寫真手法,圖文并茂引導孩子發(fā)現大自然的魅力,拓展了親子閱讀空間,也提升了科學童話繪本的感染力。
注:本網發(fā)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guī)、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qū)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yè)執(zhí)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