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離不開體面、場面和情面,不信大家悟悟看?!币陨虾v史人文挖掘為特點的行知讀書會迎來新一期嘉賓,上海民俗學會會長仲富蘭。從上海形成的歷史講起,仲富蘭為讀者解析上海人的性格特點和人際交往模式——在包容、理性、契約精神之外,上海人也講究場面、體面和情面。
要談論上海人的性格,離不開上海是如何形成的。仲富蘭說,上海是個移民城市,歷史上的移民潮流主要來自三股,其一是太平天國時期,因為戰(zhàn)事,大批江南的財東攜金銀細軟來上海租界避難;其二是上世紀20年代,工廠在上海興起,需要大量勞動力和技術工人,帶來一股移民潮;力度最大的還是上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改革開放,上海城市發(fā)展,城市人口也急劇增加。
基于移民城市的特點,上海人形成了靈活的人際交往模式,通俗地說,很有頭腦、很會做人?!巴鈦砣丝趤淼揭粋€陌生的地方,首先是求安全,穩(wěn)定下來。上海人說螺絲殼里做道場,地方再小,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其次是包容,上海包羅萬象,各地方來的人都有,即便本地的人也同化不了外來的,這樣造成的城市特點與傳統城鎮(zhèn)很不一樣。傳統的小鎮(zhèn)是熟人社會,都是世交,上海是陌生人社會,互相不認識、不知道對方的底細。同化不了他人,就要包容,這是上海的天性,不包容也沒辦法。對中國其他地方的人來說,上海人的身份認同是比較另類的,因為它融合了太多東西方文化,結合傳統和現代、各地習俗,所以海派文化是復雜的共同體,不能要求它純之又純,單一不是海派文化,海派文化就是雜?!?br>
在仲富蘭看來,上海人崇洋但不媚外,“上海領受西方風氣很早,所以上海人很早就不把洋人看作是妖孽。上海人喜歡洋氣的東西,但不媚外,因為見多了也沒什么了不起的。長期在上海哈同花園當畫師的李恩績,他是紹興人,父親帶他來上海學徒,當時就就告誡他,到上??吹酵鈬瞬荒苷f人家洋鬼子,這說明當時的上海人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包容西方文化的。上海人稱呼老外,沒有貶也沒有褒,是相當寬泛的人文觀念,這反映了上海人的態(tài)度?!?br>
上海人在馬路上很少吵架,上海人習慣排隊,仲富蘭說,人際交往需要互相溝通、相互妥協,上海人很少有不惜代價完全壓倒對手的情況,情愿放低姿態(tài)主動退讓,退一步海闊天空,大家都不受損失。上海人談事情,講究大小生意都要做,講究煙火氣,什么事情都要落地,上海文化在本質上是商業(yè)文化,商業(yè)的本質是交易,交易就是要價值平等,因此,上海人有公共頭腦,理性寬容,一般不太指責別人的生活方式,人際關系保持在適當的溫度,客客氣氣,日積月累,因為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想保護自己就不要侵犯別人。你看,上海馬路上要是需要排隊,馬上會有熱心人出來主動維持秩序,緊俏的商品,手上寫個號,總有先來后到的秩序,不是完全憑力氣的。
上海人的體面就是寬容,場面就是排場,上海人也重視排場,講究面子,情面就是私人之間的面子,凡事給別人情面就是給自己留點余地。仲富蘭說,臉面、場面、情面,其實也反映了上海文化的包容性。同時,上海人有理性頭腦,追求經濟價值。在上海,人們求進取、求自由、求新求變,“你有什么東西,我就從新的角度或從新的方式切入,幫你做得更好。當然,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形成了海派文化的一些缺陷,有些東西來得快去得快,造成了文化的即時性和短暫性?!鄙虾H说奈拿髁晳T是在近百年西方法紀的約束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交融下逐漸形成的,上海女孩對女性魅力和自身價值有清醒的自覺,上海人重視秩序規(guī)則,重視健康,重視家庭觀念和子女教育,比較溫和寬容,講究生活質量,樂意接受新事物。“其他地方的人會覺得和上海人打交道不太容易,但談下去以后成功率很高。上海人有契約頭腦,追求平等規(guī)范的觀念。什么是契約精神?愛崗敬業(yè)就是一種基本的契約,講秩序、守規(guī)矩,這是這座城市的理性來源。”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