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我們都說記者要會講故事,這樣你的通訊作品才能讀起來有味兒。這句話有時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何會講、講好一個故事,其實考驗的是一名記者寫作的綜合能力。讀者都是喜歡聽故事的,好的故事會被人...
我們都說記者要會講故事,這樣你的通訊作品才能讀起來有味兒。這句話有時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何會講、講好一個故事,其實考驗的是一名記者寫作的綜合能力。讀者都是喜歡聽故事的,好的故事會被人“口口相傳”從而得以留下來。通訊體裁的特殊性(文字較消息要長些),決定我們在通訊寫作中要學會講故事。
通訊不同于一般的消息報道,它是關于新聞事實多維度地深入、詳細的報道,它對文章題材的選取、故事的講述、細節(jié)的描寫等都有特殊要求,既要深入細致,又要體現(xiàn)廣度與深度。作為全國優(yōu)秀新聞作品的最高獎——中國新聞獎,對通訊與深度報道作品有以下描述:用分析性報道、解釋性報道、調查性報道、新聞特寫、新聞綜述等表現(xiàn)手法對新聞人物、事件等進行深入和詳細報道的新聞作品;而對其評獎標準,則有“評議、刻畫到位,感染力強”一項。
隨著媒介技術賦權的傳播環(huán)境下,一篇采訪扎實、故事精彩、主題深刻的新聞通訊,意義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們對一篇獲第26屆中國新聞獎文字通訊一等獎獲獎作品《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誠信》(載河南日報2015年2月15日)進行賞析,或許從這篇范例文中,你可以找到通訊寫作中如何講好一個故事的方法與思路。
新疆馬奮勇說:”失而復得的朋友比失而復得的金錢更珍貴?!?/div>
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誠信
?。ā逗幽先請蟆?015年2月15日)
作者:王國慶 闕愛民 童浩麟
好通訊,一定要有好故事!
2月11日,農歷小年,下午6點,河南開封。
馬保東與馬奮勇擠坐在一張沙發(fā)上,興奮地規(guī)劃著今后的合作。
二人都姓馬,兄弟相稱,但不是親兄弟。哥哥馬奮勇是漢族,新疆哈密人;弟弟馬保東是回族,河南開封人。
過去的半年里,馬保東一再約馬奮勇來河南做事,馬奮勇也打算在河南建立新疆名優(yōu)產品展銷中心,投資物流和生態(tài)農業(yè)。馬年結束之前,馬奮勇如約而至。
這“兄弟”二人是如何走到一起,又經歷了些什么?故事還得從20年前說起。
1995年,馬保東21歲,因做腸衣生意與長他一歲的同行馬奮勇在河北省有一面之交。兩人相互欣賞對方的實誠,一見如故。
河北分手不久,馬保東只身赴新疆,去找當時在哈密地區(qū)牧工商聯(lián)合總公司腸衣廠工作的馬奮勇。馬奮勇在生意和生活上給了馬保東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馬保東到新疆進貨,貨款足時就在當?shù)馗?;不夠時,貨到河南出手后再付,有時連個欠條都不用打。
1997年,馬保東在新疆進了50多萬元的貨,資金缺口不小。馬奮勇便拿出積蓄,又東拼西湊,借給馬保東16萬元。
沒料想,貨到河南,行情大變,腸衣價格狂跌不止,馬保東頓時傾家蕩產。此后的一年,馬保東東挪西借,還了馬奮勇近11萬元,剩下的5.3萬元再也無力償還了。
在新疆,馬奮勇的腸衣生意也陷入了癱瘓,父親又重病臥床,家中債臺高筑。
1998年,馬奮勇曾到馬保東在開封縣杜良鄉(xiāng)掃東村的家,“想看看保東弟能不能再還一點兒”。當看到馬保東的窘境,他一個“錢”字未提,便轉身踏上西行的列車,隨后便到蒙古國尋求生意,一去就是13年。
兩“兄弟”自此失聯(lián)。
2003年,馬保東東山再起?!吧馐窃阶鲈酱螅也坏今R哥,還不了欠款,這事兒真成了我的心病!”馬保東說。
他幾乎托遍國內所認識的做腸衣生意的朋友,最后,總算知道馬哥去了蒙古國,但就是聯(lián)系不上。
“馬奮勇”、“5萬元”,成了馬保東父子、兄弟那些年時常念叨的詞兒。2008年,馬保東的哥哥剛學會上網(wǎng),便試著在網(wǎng)上尋人。當時他用“哈密馬奮勇”搜到了3個“馬奮勇”,雖然都不是他們要找的“馬奮勇”,但也使他們看到希望。馬保東的哥哥說,俺弟兄倆沒事就在網(wǎng)上“敲”“馬奮勇”,一“敲”就是近4年。
2011年底,已是蒙古國中國農牧畜產商會會長的馬奮勇,受家鄉(xiāng)邀請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半年后,他注冊成立了喀爾里克畜牧開發(fā)有限公司。沒多久,作為公司總經理的馬奮勇便被保東的哥哥在網(wǎng)上給“敲”了出來。
“哥,你還記得我嗎?我是保東,欠你5萬多元的保東啊……你讓我找得好苦??!”電話里的馬保東激動得語無倫次。
“哥,我終于能還你錢了。我要還本錢!還利息!還要加感情!我要還你100萬!”馬保東一口氣說了好幾個“還”。
電話那頭的馬奮勇也十分激動,連說:“使不得,兄弟,使不得。說真的,失而復得的朋友比失而復得的金錢更珍貴?!?/div>
馬保東告訴馬奮勇,是他激勵著自己奮斗了這些年,自己現(xiàn)在已是河南東信建設集團公司的董事長,“‘東’是我的名字,‘信’就是誠信?!?/div>
“兄弟”通話的當天,馬保東就往哈密匯了10萬元。他告訴馬奮勇,剩余的90萬元一分不動放在那里,等馬哥來河南做事時用。
小年的開封已有了濃濃的年味。
飯時已過,馬氏“兄弟”談興未闌。馬保東向馬奮勇介紹了東信公司今年向物流和生態(tài)農業(yè)拓展的打算。
“這真是不謀而合!我們公司的展銷中心上半年就要在河南18個市鋪貨。”馬奮勇說。
“哥,開封這一塊兒可得交給我呀。咱馬氏‘兄弟’的合作可絕不止90萬!”馬保東說。
“有保東弟這樣的朋友,我來河南發(fā)展就這樣定了!”馬奮勇說。
深耕細作文本
努力講好故事
通訊寫作相對消息較為自由,篇幅更大,結構也更為復雜。這正是通訊寫作發(fā)揮的空間、深耕細作文本的有利條件。由此對通訊文本的寫作要求也會更多。一篇洋洋灑灑幾千字的長文,要讓讀者耐心看完,體味到報道的深刻主題思想、新聞價值,作者不下一番苦功是做不到的,光個別地方搶眼球也是難以為繼的。所以通訊文本非深耕細作不可。通訊無論說人說事,都因人涉事、因事而起、因事為文,因此寫通訊就是講故事、講好故事。講好故事是通訊寫作的基本訣竅。
訣竅是關鍵性的方法:故事在于精彩。故事出彩當然要有情節(jié),情節(jié)是有連貫性、富于吸引力、感染人的故事核心。所以講好故事的突出要義是選擇好情節(jié)、合理地謀篇布局。有合理的結構,情節(jié)才好演繹,新聞材料才能各歸其位,使文本渾然一體而至精彩。第26屆中國新聞獎文字通訊一等獎獲獎作品《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誠信》(載河南日報2015年2月15日),可謂這樣一篇范本。
這篇通訊講的是關于誠信的故事,具體就是借錢與還錢。借錢還錢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這故事有何不同?是怎樣體現(xiàn)誠信的?從標題看,人物是馬氏“兄弟”,而且故事跨度20年,是否要長篇大論來表現(xiàn)?但這篇通訊僅僅1300多字,標題簡明,沒有眉題、副題,文中也無小標題,是一氣呵成。作品的巧妙之處就在作者始終緊緊圍繞借錢還錢這一主線,選取頗富戲劇性變化的細節(jié)構成情節(jié),在一波三折中極富感染地表現(xiàn)出了誠信如金、兄弟情深的動人場景與新穎主題,還涵蓋了仗義合作、民族團結、“一帶一路”等諸多當下社會公眾關注的新聞元素。
故事是從介紹人物開始的:“二人都姓馬,兄弟相稱,但不是親兄弟。哥哥馬奮勇是漢族,新疆哈密人;弟弟馬保東是回族,河南開封人?!薄斑@‘兄弟’二人是如何走到一起,又經歷了些什么?”一句懸念,故事一下把讀者拉到20年前。原來,這馬氏二人在生意場上結識、交往而情如兄弟,一次弟弟到新疆進貨手中現(xiàn)款不夠,哥哥東拼西湊主動借給弟弟16萬元。沒想到一年后在河南的弟弟生意慘淡再也無力還清剩下的5.3萬元,而在新疆的哥哥生意也陷入了癱瘓,父親又重病臥床,家中債臺高筑,哥哥便專程來河南看弟弟能否再還一點兒:“當看到馬保東的窘境,他一個‘錢’字未提,便轉身踏上西行的列車,隨后便到蒙古國尋求生意,一去就是13年?!薄皟伞值堋源耸?lián)?!惫适轮链酥v了一半,借錢說清楚了,突出了哥哥的誠信與仗義。但還錢卻留下了尾巴,弟弟的誠信又如何?“自此失聯(lián)”給人懸念:這錢怎么還?正是這一懸念的設置,作品引出了下文,引出了還錢同樣動人的誠信故事:馬保東在2003年東山再起,生意越做越大,但找不到馬奮勇,還不了欠款,這事兒成了馬保東的心病。作品由此選取三個細節(jié)來表現(xiàn)馬保東的還錢:一是他幾乎托遍國內所認識的做腸衣生意的朋友打聽馬奮勇的行蹤,但未能如愿,“馬奮勇”“5萬元”,成了馬保東父子、兄弟那些年時常念叨的詞兒。二是馬保東的親哥哥在2008年學會了上網(wǎng),一家人便試著在網(wǎng)上尋人,近4年仍未能如愿。三是2011年底,已是蒙古國中國農牧畜產商會會長的馬奮勇,受家鄉(xiāng)邀請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并注冊公司后,終被馬保東的哥哥在網(wǎng)上給“敲”了出來。馬保東立即與馬奮勇通電話:“我要還本錢!還利息!還要加感情!我要還你100萬!”馬保東在電話里向馬奮勇一口氣說了好幾個“還”,并在當天就給馬奮勇匯去了十萬元。三個細節(jié)組成還錢的續(xù)篇情節(jié),其誠信怎不是躍然紙上。兄弟情義綿延,誠信跨越20年,歷久彌堅。而全文中“誠信”二字僅出現(xiàn)兩次,卻讓讀者深深感受到了誠信的力量,感受到了誠信的精彩紛呈。
精彩故事,精美文本,把兩個普通百姓,兩個民族兄弟的大愛、仗義、誠信之美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這篇通訊在眾多參評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登中國新聞獎文字通訊一等獎寶座。
注:本網(wǎng)發(fā)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wǎng)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wǎng)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wǎng)微信
上海文藝網(wǎng)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wǎng)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