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欧美亚洲国产日韩制服一区|无国产精品视频白浆浪潮|青青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老電影中旗袍原版現(xiàn)身上海 8部電影講述滬港“雙城”故事

2019-11-4 14:08  |  作者:嚴遠、韓慶  |  來源:人民網(wǎng)-上海頻道

  上海11月2日電:旗袍是摩登上海的符號,她雕塑著時髦的身體,講述著摩登的故事,構建了老上海的現(xiàn)代化消費圖景。還記得老上海和香港電影中那些搖曳生姿的旗袍嗎?11月2日,夏夢、張曼玉、林青霞、繆騫人、王祖賢等銀幕女神,在各自電影代表作中穿過的旗袍,華美亮相上海電影博物館。同時,上世紀三四十年底和八九十年代的8部國寶級代表影片也同時展映,贏得眾多影迷青睞。
  


  此次活動是上海電影博物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香港電影資料館和上海電影資料館三大專業(yè)電影機構聯(lián)合主辦的“光影雙城”系列活動。據(jù)舉辦方介紹,“光影雙城”是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舉辦的“香港節(jié)2019——藝匯上?!钡闹匾糠?,包含兩大主題板塊:“光影雙城”影展、“光影雙城”旗袍及電影海報特展,展映8部電影史上的經(jīng)典佳作,結合上世紀五十至千禧年代電影女星穿著過的9件旗袍戲服和以上海為背景的16幅香港電影海報,共同講述銀幕內(nèi)外滬港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滬港兩地的電影學者、專家齊聚,成為今年滬上最具電影學術價值的活動。
  
  中國電影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蓬勃發(fā)展,上海成為摩登與繁榮的城市象征。三四十年代政治、社會動蕩,上海先后出現(xiàn)三次南下潮,大批影人暫居香港,不單帶去龐大資金、資源和人才,亦引進較成熟的電影文化、具規(guī)模的制作及發(fā)行方式,拓展了香港電影的家國視角。之后上海與香港的雙城因緣沒有隨影人返滬或退出影壇而止,更延伸至當代,共同促進了華語電影的多元發(fā)展。
  


  為了展現(xiàn)滬港歷史文化淵源,本次“光影雙城”影展精心挑選了八部極具學術價值的作品進行展映。包括四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的電影公司或電影制作人參與制作的電影《掙扎》《天倫》《貂蟬》《花外流鶯》,以及四部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黃金時期以舊上海為背景的經(jīng)典之作《上海之夜》《阮玲玉》《宋家皇朝》《半生緣》。
  
  其中開幕電影《掙扎》是天一影片公司目前僅存于世的作品,也是中國最早的片上有聲電影之一,堪稱國寶級的影片。天一影片公司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最大的制片公司之一,1934年主創(chuàng)團隊轉(zhuǎn)移至香港?!稈暝肥翘煲挥捌?933年在左翼電影浪潮下的少數(shù)「進步」制作,堪稱年度巨片,香港電影資料館幸運地于2012年自美國舊金山華宮戲院搜集得這部極珍貴的電影,并且委托了匈牙利Magyar Nemzeti電影工作室進行數(shù)位修復,令這部瑰寶得以重現(xiàn)觀眾眼前。
  
  而《貂蟬》是孤島時期古裝大片浪潮的奠基之作,因戰(zhàn)事導致收尾拍攝工作在香港完成,成為首部香港出品的國語片;《花外流鶯》是上海導演方沛霖赴港拍攝的愛情喜劇,主打周璇的明星效應,誕生了數(shù)首“摩登上海”的標志性歌曲;《天倫》由香港電影事業(yè)家羅明佑和如今公認的電影大師費穆合導,貫徹了費穆獨有的電影美學理念。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眾生于戰(zhàn)后、活躍于當時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導演,不約而同卷起懷舊風,以尋根的文化姿態(tài),夢回上海,拍攝了一批以老上海為背景的影片,折射著香港對上海的鄉(xiāng)愁和想象。徐克導演的《上海之夜》、關錦鵬導演的《阮玲玉》、張婉婷導演的《宋家皇朝》、許鞍華導演的《半生緣》皆為其中的代表作,借由這批影片,觀眾也得以再度在大銀幕欣賞張曼玉、梅艷芳等港片黃金時期女星的芳華。
  
  當天,“光影雙城”旗袍及電影海報特展展出了上世紀五十至千禧年代電影女星穿著過的9件旗袍戲服和以上海為背景的16幅香港電影海報。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南下潮也帶去了大批上海裁縫師, 造就了香港成為保存旗袍的重地。隨著香港電影躍登國際舞臺, 身穿旗袍的女性形象亦廣為世界所認識,承載著香港電影對上海的懷舊想象。
  



  本次展覽中,李麗華、夏夢、樂蒂、張曼玉、林青霞、繆騫人、王祖賢這些影響了好幾代觀眾的銀幕女神,在各自代表作中穿過的旗袍華美亮相,組成一道懷舊風景線,盡顯老上海的精致與優(yōu)雅。
  
  除旗袍戲服外, 本次展覽亦同時展出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以老上海為故事背景的經(jīng)典香港電影海報, 印證滬港兩地的電影因緣一直延續(xù)至今。
  


  作為主辦方之一,上海電影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就一直關注經(jīng)典國片,在世界范圍內(nèi)打撈遺珍,從開館之初的“子歸海上”影展,到《假鳳虛凰》《風雨之夜》等孤本電影的展映,博物館依托深厚的學術背景和成熟的策展能力,在電影學術界和影迷群體中都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力。本次“光影雙城”系列活動連接滬港歷史,定格光影親緣,搭建電影文化交流與展示的平臺,是上海電影博物館在學術研究和社會影響上的又一高峰。
注:本網(wǎng)發(fā)表的所有內(nèi)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wǎng)轉(zhuǎn)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wǎng)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wǎng)微信

上海文藝網(wǎng)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wǎng)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lián)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wǎng)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wǎng)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絡法制和法規(guī)、轉(zhuǎn)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qū)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yè)執(zhí)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