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欧美亚洲国产日韩制服一区|无国产精品视频白浆浪潮|青青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海派詩人》散文詩園——楊瑞福 滿圃秋霞裁新衣(組章)

2019-11-25 09:40  |  作者:楊瑞福  |  來源:《海派詩人》

       《滿圃秋霞裁新衣》

  上海有五大古典名園,滬北的嘉定區(qū)坐擁其中之二,一是秋霞圃,二是古漪園。
  
  記得南翔古漪園的居多,對位于嘉定老街的秋霞圃,游人似乎知之甚少,難道是一籠熱氣騰騰的小籠包,便迷了大家的明眸?
  
  顧名思義,秋霞圃適合秋天來鑒賞,建造者龔弘首先想到這一點。從顯赫一時到迅速衰敗,他的命運像極了秋末的蘆葦。
  
  人們所以還想到他,不因為他曾是位至工部尚書的大官,至于在任上有過多少政績,那是明史才關心的事情,而是因為初創(chuàng)時期留下的桃花潭景區(qū)至今尚在。
  
  嘉定慘遭清軍三屠的時候,參加了抗清的龔家后人,自然留不住遭難的龔園。僅余兩堵危墻的園子,也恰是明末時飄搖江山的最真實寫照。
  
  幸好又有汪氏的人挺身而出,將面臨荒廢的園重整,建起了松風嶺、鶯語堤、寒香室、百五臺、歲寒徑、層云石、數(shù)雨齋等十景。隨著又經(jīng)歷幾度興廢,后來的金氏園和沈氏園再次加以擴充。然后遇到太平天國時與洋槍隊的激戰(zhàn),幾乎又破壞殆盡。
  
  在中國,園林的命運也似乎映照我們民族的命運,建造百年,破壞只需片刻,生死幾度輪回,如此而已。
  
  今天我看到的園貌,只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后重修的,不知還剩多少舊景是當年的原物。消失的朱梁畫棟自己不能在地下辯白心跡,它只能請再度殷紅的葉,呼吁人間缺失的摯愛。
  
  希望,在《凝霞閣》邊懶懶斜倚著夕陽的人們,在《環(huán)翠軒》旁深深嗅著桂花香的人們,不再相逢兇惡屠刀,而也能快樂拿起剪刀,將明媚秋霞裁為世代新婚試穿的嫁衣。

  
  《松江醉白池》
  
  上海的五大古典園林,我都去了。它們沒有蘇州園林身世的那般顯赫,只敢在上海悄悄地臨水梳妝。
  
  與上海豫園、嘉定古漪園、秋霞圃、青浦曲水園并列,但松江醉白池的名字似乎更為詩意。
  
  在上海自詡最古老的三百多年建園史,我敢肯定,醉白池的一汪清波醉倒的絕不是李白,而是清代的工部主事顧大申。他在決心重建廢園的時候,很想學前輩歐陽修那樣拍胸大呼:“醉翁之意不在酒”。
  
  如果必須算上它的前身《谷陽園》,則它的九百歲高壽可以超過傳說中的彭祖。我不得不從明清一直向前跨到南宋,念叨起第一任園主朱之純的名字。
  
  這個園名順便也捎帶出兩晉時名賢陸機的詩:"仿佛谷水陽"。
  
  可能所有的古典園林都是個多情種子,急于把堂、軒、亭、舫、榭一股腦兒攬在懷里。僅僅五公頃的占地,怎裝得下這么多的風花雪月?
  
  在環(huán)池的曲廊中踟躕,足以逼問自己,究竟還有多少未了的塵緣不曾放下?
  
  何妨讓一晨清風,吹去一腔的憤懣:讓一泓池水,洗盡一世的積塵。
  
  相信園內(nèi)的廊壁一定會不甘寂寞,會請壁上《云間邦彥畫像》的二十八塊石刻熱情講述,董其昌、徐階、夏允彝、夏完淳、陳子龍等道不盡的鄉(xiāng)趣逸事。
  
  我在醉白池,無意中捧起一本,永遠不會被時光磨爛的地方志。

  
  《夕陽半下曲水園》
  
  寫了半輩子的詩,依然沒有能力去充分贊美園里的每一亭臺樓閣。幸好我們的前輩們,幾乎個個都是飽學之士。他們似乎精力過剩,搶著去命名僅僅占地三十畝的小園,讓每一座不起眼的建筑都妙筆生輝。
  
  原先的園名太俗了,據(jù)說為了建此園,官府曾向城中每個居民征募一文錢,故有“一文園”之稱。這個園名自然不被文人雅士所青睞,書圣王羲之在《蘭亭序》里的“曲水流觴”多美啊,且借來一用,卻無追索知識產(chǎn)權之憂,豈不快哉!
  
  夕陽半下,懸掛于太湖石壘成的假山之上,一座小樓于是沾光,稱作《夕陽紅半樓》。但問誰又攀石梯逐級而上,攬晚霞而長嘯?
  
  放縱自己一刻并不難,難的是心至始至終的坦然。
  
  牡丹亭前栽種了二百多株紅、白牡丹,那些花朵是故意盛開的嗎?難道是逼著我浩嘆,沒有了柳夢梅和杜麗娘的生死眷戀,連熱心趕來捧場的蝴蝶們都一臉悵然。
  
  不如再稍遲一些季節(jié)來到,我就能在園中的睡蓮池或荷花池邊倘佯,悟出一些平時容易忽略的哲理和禪意。
  
  在這里,我興許不再惋惜人間太多的同流合污。清者的自清,原本是需要在世俗泥中拔不出腳的人們,具有舍去名利而自我完善的勇氣。
  
  曲水園也許做到了,而我永遠在責問自己。(作者:楊瑞福)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

注:本網(wǎng)發(fā)表的所有內(nèi)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wǎng)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wǎng)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wǎng)微信

上海文藝網(wǎng)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wǎng)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lián)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wǎng)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wǎng)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絡法制和法規(guī)、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qū)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yè)執(zhí)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702005446號